咨询服务热线
400-658-6723
内容详情
焦虑症的自我调节
发布时间:2020-10-01 点击次数 次  作者:沈阳脑康心理专科医院

  秋焦虑症患者一定要注意的六点

  一、早期躯体不适在焦虑症的早期通常伴有多种躯体症状:心悸、心慌、胸闷、气短、心前区不适或疼痛, 心跳和呼吸次数加快,全身疲乏感,生活和工作能力下降,简单的日常家务工作变得困难不堪,无法胜任,如此症状反过来又加重患者的担忧和焦虑。

  有的患者还有失眠、早醒、梦魇等睡眠障碍,而且颇为严重和顽固。

  二、自主神经系统反应性过强焦虑症患者的交感和附交感神经系统常常超负荷工作。患者出汗、晕眩、呼吸急促、心跳 过快、身体发冷发热、手脚冰凉或发热、胃部难受、大小便过频、喉头有阻塞感。

  三、出现莫名其妙的恐惧害怕、紧张和不安。病理性焦虑情绪持续性或发作性时,有一种期待性的危险感,感到某 种灾难降临,甚至有死亡的感受(“濒死感”)。患者担心自己会失去控制,可能突然昏倒或 “发疯”。

  70%的患者同时伴有忧郁症状,对目前、未来生活缺乏信心和乐趣。有的患者有时 会出现情绪激动,失去平衡,经常无故地发怒,与家人争吵,对什么事情都看不惯,不满意的情况。焦虑症患者有认识方面的障碍,对周围环境不能清晰地感知和认识,思维变得简单和模糊,整天专注于自己的健康状态,担心疾病再度发作。

  四、精神运动性不安坐立不安、心神不定、搓手顿足、踱来走去、小动作增多、注意力无法集中、自己也不知 道为什么如此惶恐不安。在性格上比较内向、敏感,缺乏弹性,也就是比较顽固,多半对自己有很高的期望,但往往又因不能达到这个标准而觉得有罪恶感,容易起疑心,贬低自己的能力。

  五、社会适应性差经常维持高焦虑状态的人比较不受人欢迎,其创造力和适应力也较差。相对地,他们比较 容易被煽动,不够决断,相当谨慎和缺乏弹性,他们的自我概念也很差,以致经常需要依赖大人,以及不敢表达心中对人的不快感受,所以发现高焦虑学生,较无冒险性,喜欢做白日梦,社会适应不良。

  六、不当动作频繁焦虑情绪不仅影响个人身心,而且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行动,由于焦虑情绪影响个人种种 不舒服的感觉,致使人们采取一些无意识的动作,藉以消除这份紧张。

  有些人则会不停搓手指、咬指甲; 也有的抽动脸部某部分的肌肉;比较常见的现象是利用来回走动或两手拨弄一件东西(例如笔、纸张)来消 除紧张;因为容易发汗,也常有人以擦汗的动作来消除紧张。

  秋季焦虑症的自我调节

  焦虑症的自我治疗家庭治疗措施深呼吸当你面临情绪紧张时,不妨作深呼吸,有助于舒解压力消除焦虑与紧张。当你感到焦虑时 ,你的脉搏加速,呼吸也加快。而深呼吸可以迫使你减缓呼吸速率,使身体相信焦虑已过去。正确的腹部呼吸是,当你一吸一呼时,腹部将随之一起一伏。

  活动你的下颚和四肢当一个人面临压力时,容易咬紧牙关。此时不妨放松下颚.左右摆动一会儿,以松弛肌肉,纾解压力。你还可以做扩胸运动,因为许多人在焦虑时会出现肌肉紧绷的现象,引起呼吸困难。而呼吸不顺可能使原有的焦虑更严重。

  欲恢复舒坦的呼吸,不妨上下转动双肩,并配合深呼吸。举肩时,吸气。松肩时,呼气。如此反复数回。保持乐观当你缺乏信心时,不妨想像过去的辉煌成就,或想像你成功的景象。你将很快地化解焦虑 与不安,恢复自信。

  肯定自己当焦虑袭来时,可以反复地告诉自己,“没有问题。”,“我可以对付。”,“我比别人行”。这样可使你渐渐消除呼吸加快及手冒冷汗的本能反应,使你的智能反应逐渐表现出来。结果,你果真平静下来了。

  幻想这是纾解紧张与焦虑的好方法,幻想自己躺在阳光普照的沙滩上,凉爽的海风徐徐吹拂。试试看,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学会放松在面临每天的例行干扰之前,暂时放松数秒,可以大幅改善焦虑的程度。例如,当电话铃响,先做个深呼吸,再接听。

  养成这种蓄意放松数秒钟的习惯,它可充当有效的镇定剂。使你控制焦虑,而不是被焦虑掌控。

  周末假日,还可以开车兜风或到海边逛逛。尽量作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抛开工 作的烦恼。转移注意力假使眼前的工作让你心烦紧张,你可以暂时转移注意力,把视线转向窗外,使眼睛及身体 其他部位适时地获得松弛,从而暂时缓解眼前的压力。

  你甚至可以起身走动,暂时避开低潮的工作气氛。放声大喊在公共场所,这方法或许不宜。但当你在某些地方,例如私人办公室或自己的车内,放声大喊是发泄情绪的好方法。不论是大吼或尖叫,都可适时地宣泄焦躁。保持睡眠充足多休息及睡眠充足是减轻焦虑的一剂良方。这可能不易办到,因为紧张常使人难以入眠。但睡眠愈少,情绪将愈紧绷,更有可能发病,因为此时免疫系统已变弱。

相关阅读

产品与服务

心理咨询

失眠

抑郁

联系方式

公司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市府大路256号

电话:400-658-6723

接诊时间:8:00--17:0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